北京都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张程远:先贤精神润心田
童年时的张程远生活在黑龙江省兰西县一个小村庄里。虽然他的家境一般,但家庭里充满了爱。在张程远的记忆中,半夜里经常有人将奶奶叫醒,请她去为即将分娩的孕妇接生。奶奶不会拒绝乡亲们的每一次请求。爷爷是村里的保管员,工作上兢兢业业,平时待人也和气,村里有人来借东西,他也从不拒绝别人。
年幼的张程远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正直和睦、乐于助人的家庭中。因此,成年以后,张程远只要看到身边有人需要帮助,马上就会想到童年时爷爷奶奶帮助别人的情景。
张程远的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会好几种乐器,还经常帮村里人写春联、修理电器。父亲没有上过大学,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教师资格证,在张程远刚懂事时,父亲就已经是村里学校的老师了。父亲工作踏实严谨,总是为学校着想。那时,由于乡村教师短缺,他在教音乐课的同时还兼任学校的地理老师。每次张程远回家,父亲都会给张程远讲地理知识。父亲记忆力非常好,所有知识都熟记于心,每当张程远听父亲讲课的时候,钦佩之情便油然而生。
中学期间,张程远离开家乡,开始了在外的求学生涯。六年中,鼓励和引领张程远不断成长的除了老师和课本,更有父亲一封又一封的家书。父亲在信中经常叮嘱张程远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实现他没有实现的梦想。夜深人静的时候,张程远会拿出父亲的信,一遍一遍地读,读完以后身上便似乎充满了无穷的力量。高考分数出来了,张程远的成绩远超父亲的预期,顺利地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也替父亲实现了梦想。
年,张程远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胸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理想来到了昆山,成为昆山市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睿智幽默,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学识学养、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同事、家长和学生都认可的好老师。
年的秋季,昆山市第一中学创建四星级普通高中的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作为创建必要条件之一的省级课程基地建设成了一道难题摆在学校领导面前。校长找到了张程远,希望他能为这一项目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关键时刻,张程远果断接下了这个任务,提出要以学校办学传统为依托,以伟大的昆山乡贤顾炎武为载体,大力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建立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
从此,张程远的生活便与学校的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联系在了一起。他要将昆山的名人顾炎武先生崇高的家国情怀、高尚的人格风范和务实的学风融入校园,浸润师生的心灵。伴随着课程基地的发展,学生也得到了满满的收获。如今,昆山市第一中学的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被确定为省级课程基地,成为昆山市第一中学乃至昆山市的文化名片,向学校师生和社会传递着伟大的亭林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在课程基地的浸润下,形成了良好的价值观,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迷上了研究旷世大儒顾炎武,这绝不是偶然的一时兴起。在张程远的心中,爱与责任的家庭基因是他胸怀使命的真正源泉和勇于担当的不竭动力。张程远知道,自己对待工作的尽职尽责与坚持到底的人生态度,一定留有父亲的影响。张程远把父亲所具有的爱心、责任心和平常心都传承并坚守了下来,他也把顾炎武先生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他得知青海玉树很多贫困学生上学困难,就主动加入了捐助者的行列,每月捐出三百元,已经坚持了五年多。学校有一名学生遭遇车祸,他一下子捐出一万元,鼓励那名学生早日康复,重返校园。年,他获得了“昆山市最美人民教师”的荣誉,得到五千元奖金,很快就被他全部捐给学校的贫困生。
年,张程远被评选为“苏州好人”。张程远特别珍视这个荣誉,认为这是对他工作成果的鼓励,对他坚持助人的肯定。张程远觉得,荣誉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整个家,因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家庭中爱与责任的社会延伸。
作者:张其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