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_7461259.html陈凤林:爱心铺满志愿路
晨光里,晚霞中,在车水马龙的国道与昆山市陆家镇童泾北路的交汇处,人们总能看见一个身姿挺拔、脸色黝黑,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执小红旗、嘴衔哨子的中年男子注视着过往的车辆与行人,认真地维护着路口的交通。寒来暑往,风雨无阻,经年不辍,他已整整坚守了十二年。他,便是“中国好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陆家镇便民服务中心职员陈凤林。
陈凤林的父母都是上海人。20世纪60年代初,陈家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昆山市陆家镇。两年多后,陈凤林出生在陆家夏桥。无论是在他咿呀学语时,还是在他上学读书后,父亲都反复叮嘱他要走正路、树正气,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的言传身教,给陈凤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养成了他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良好品格。这种精神更被他作为自己的家风,在家庭里发扬传承。
年秋天,在连云港打拼了二十多年的陈凤林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开始在昆山市陆家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地税窗口工作。便民服务中心地处童泾北路与国道交叉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尽管安装有红绿灯,可过往车辆的驾驶员、行人中难免有抱侥幸心理、不守规则的人。善良的陈凤林曾多次目睹违章现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忖自己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能否尽微薄之力为社会再做点什么,哪怕是极其微不足道的小事。
年早春发生的一件事,促使陈凤林开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
那天,陈凤林骑着摩托车去斜对面的加油站加油,孰料有辆紧贴着绿化带的轿车倏地冲了出来,猝不及防的他连人带车被撞倒在地,致右腿骨折,左手腕缝了十针,在家卧床休养了两个月。这件事给陈凤林的触动很大,他不忍这样的悲剧重演,于是就自发地到那个路口去引导车辆和行人。起初,陈凤林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显得突兀而醒目。有人忽视他,有人不屑,甚至还有人嘲讽挖苦他,可执着的陈凤林愣是从周一到周五,早晚各一次,准点执勤,风雨无阻,从未放弃。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非常微弱的,有时陈凤林手里事情多,又分身乏术,常感到左右为难,顾此失彼。此时,一个念头在他心里萌发:何不发动一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一个志愿者服务队,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实施齐抓共管?
想到了就要行动起来,在连云港工作时就热心公益的陈凤林在家人的积极支持下,开始组建自己的志愿服务团队。年1月8日,经过陈凤林的不懈努力,陆家镇晨光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了。刚开始时,这个服务队总共只有6个人。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受到陈凤林精神的感召,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加盟晨光,使晨光志愿服务队迅速壮大。截至年年底,晨光志愿服务队已拥有在册志愿者多人,形成了燎原之势。
随着晨光的不断扩展,陈凤林等志愿者把社会需求作为服务导向,靠近群众,紧贴民生,服务内容也日渐拓展。截至年年底,晨光服务队的公益活动由以往单一的站队执勤发展到广场服务、文明交通、文化惠民、生态环保、晨光义警、城市管理、安全护卫,共8个门类,下设35支分队、26个小组,累计开展公益活动次,参与志愿者人次,总服务时间达.5小时。陈凤林个人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长逾小时。
酷暑中,汗水顺着陈凤林古铜色的脸颊滴落,而陈凤林仍站得笔直,不停地打着手势疏导车辆;寒冬里,陈凤林顶着凛冽的朔风,动作协调地指挥行人。晨曦勾勒出他的轮廓,晚霞映照着他的脊背。那些经常路过那个路口的司机或行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向陈凤林投以敬佩的眼光,对他竖起大拇指。
作者:笑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