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鹏:乐洒光热暖人间
年夏,风华正茂的张显鹏从哈尔滨师范学院毕业后,毅然与几位有同样想法的学友一道,阔别故乡,千里迢迢来到昆山,几经过关斩将,如愿当上了一名受人尊敬的中学老师,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昆山人。
张显鹏幼年生活在哈尔滨农村。祖辈、父辈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处世方式给年幼的张显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祖父早年家境殷实,家里房产宽裕。看见走村串户的小贩或说书卖艺的人进村后无处落脚安身,祖父遂起怜悯之心,专门腾出一间屋子,免费给那些人住,有时还无偿提供吃食,持续多年不辍,在邻里乡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住在祖父家隔壁的张显鹏,几乎每天溜到祖父家里玩耍,缠着祖父讲故事、做游戏,看祖父打理家务。祖父的善举全被张显鹏看在眼里,刻进脑海,同时也在他稚嫩的心田里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落户昆山几年后,张显鹏对教学工作已得心应手。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他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让自己埋藏在心底的真善美的种子能在昆山开花结果。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赴上海参加心理学培训。经严格考核,于次年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其时,恰逢陆家中学初高中分设,高中部搬迁到了新校区。在他的倡议下,学校建起了“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张显鹏当仁不让地担任了负责人。他想,若能把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书育人中,既是对自己教学生涯的拓展与挑战,也是消除师生间隔阂、增进相互理解的有益尝试。
有个外地同学,因家境贫寒,十分自卑,平日寡言少语,成绩极不稳定。张显鹏发现端倪后,主动找他谈心,并耐心倾听他的烦恼,对症下药予以疏导,终于帮他解开了心中的“千千结”,学业也有了明显进步。渐渐地,学生们都愿意找张老师倾诉、求助,消解阴霾。“阳光小屋”成了暖心港湾,张显鹏亦被学生当作良师益友。
“阳光小屋”的实践,使张显鹏明晰了心理疏导的价值,同时深感身边需要他助力迈过那道坎的人还有许多。于是,张显鹏走出校园,拓展公益的范畴与层面,挤出时间投身昆山义工活动。自年至今,他放弃了无数个假日,坚持每周日去市未成年人健康服务中心、市妇联舒欣家庭心理咨询中心当志愿者,为有需要的来访者答疑解惑。近年来,张显鹏先后被评为“昆山市优秀志愿者”和“昆山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优秀心理咨询师”。
在热心帮助他人的同时,张显鹏也十分重视对女儿的教育,把优良的家风传给下一代。
“我们太忙,没时间陪伴她,她就把手机和电脑当成了朋友。”当意识到女儿的情况后,张显鹏与妻子商讨,最好能找一件事情,让一家三口都参与进去。于是,“小阅读,大未来”亲子读书会便应运而生了。在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会上,时常可以看见母子或父女同桌阅读与赏析经典书籍的温馨画面。参与者不光有学生,还有张显鹏身边的朋友和同事。限于精力,张显鹏合理分工,将挑选、购买书籍,PPT制作,设计活动内容,发布活动信息等繁杂事项,分配给读书会里的家长共同承担。读书会至今已走过了六年多的历程,有近两百三十户家庭参与其中,累计开展阅读活动逾一百五十次,阅读书籍一百四十余册。张显鹏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家庭”称号。多年来,张显鹏以做公益为乐,不计得失,用自己那抹微弱的光传承家风,温暖他人,照亮世界。
作者:褚福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