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图片 http://m.39.net/pf/a_4678322.html王世群
昆山市住建局城区管理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援疆任阿图什市住建局副局长
昆山第三批援疆干部人才中,王世群有点“技术控”,走到哪里,眼里看到的都是技术和业务,他也常常自嘲是“职业病犯了”。三年间,这位“技术控”在*搞了不少大项目,还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能为边疆群众做点实事、好事,让他们日子过得好一点,让他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年2月,王世群随昆山第三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到*阿图什市。作为来自城建系统的援疆干部,王世群用自己扎实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承担起了援建项目的工程建设任务,建成一座座高楼、一所所学校、一条条道路,在改善当地百姓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改变着阿图什这座南疆边塞小城的面貌。
王世群是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和高级工程师,曾参与过昆山玉峰大桥、正阳桥、娄江实验学校、金塘苑、昆山杜克大学等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在他看来,援建项目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度,“最关键的还是要抓源头、强化过程监管和协调,把好建设成本关,用好用足援疆资金,体现昆山建设理念和速度效率。”
研究援疆项目设计方案、纠正落后的设计理念、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合理优化项目实施方案……三年间,经王世群优化设计的建设项目,累计节省多万援疆预算资金。
这位“技术控”还特别爱操心。为确保“每援建一个项目,树立一个典范”,在每个项目地基开挖、主体结构、多专业协调、施工组织统筹等一些关键技术节点,他总会到现场指导、协调,“看到这些项目按技术流程顺利实施了,我的心里才踏实。”
在承担昆山援疆项目时,王世群还曾在援友眼中“消失一个月”。原来,他一直忙于对当地一所在建学校的地基进行加固,这一工程有效避免了重大质量事故。紧接着,他又制定改造技术方案,高标准完成苏州85名支教教师公寓和食堂改造项目,赢得了前方指挥部的赞扬,“体现了昆山速度!”
在实施滨河路改造过程中,王世群事前走访了解到,每年夏天,大风常会吹断高压线,导致滨河路下游的老城区经常停电。如何既把路修好,又同时解决停电问题?王世群在踏勘研究路段和高压线路分布情况后,认真研究了道路设计方案。最终,由他提出的高压线入地方案得到了专家和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实施,这也是南疆第一条高压线入地的道路改造项目。
文化北路延伸是昆山在阿图什市区援建的一条城市次干道。王世群发现,道路在延伸实施中涉及到一处部队围墙的拆迁。拆,要层层申报,影响工程进度;不拆,道路出现急转,将会影响行车安全。在充分了解周边地块情况后,王世群和当地部队进行了沟通协商,同时,提交了一份拆迁方案。方案设计中不仅没有影响部队的区域面积,还有效解决了部队出入口存在的缺陷。“部队的领导对这份方案非常满意,当即就同意了拆除围墙,为文化北路延伸让路。”
援疆期间,王世群常会利用周末节假日的时间,到阿图什城区或一些边远乡村,听当地人的*故事,进深山,了解阿图什的自然环境、地容地貌。走走看看听听的过程中,这位“技术控”又有了新发现:南疆的生态虽然脆弱,可水资源其实非常丰富,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完全可以将盐碱地变成良田,把南疆打造成为另一个北疆、一个江南水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个区域缺水,戈壁滩盐碱地无法改良,影响农作物生长,海绵城市建设在当地是一个新技术概念,没人提及过。”在昆山时,由王世群牵头编制的3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曾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没办法,‘职业病’,到哪里我都会本能地想到和技术业务有关的事情。”他笑着说。
王世群又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到阿图什当地进行深入调研和研究,并在南疆四地州率先编制完成《阿图什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开创了西部干旱复杂地形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新的技术路线,根本性解决了长期制约阿图什社会事业科学发展的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的难题,颠覆了当地对南疆缺水的传统认识,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援疆三年,王世群还将*城市建设实践与自己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完成了5篇专业论文,并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顺利通过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专业水平提升了,能更加科学地去指导这座边塞小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对家人,我还是很愧疚的,即便在他们生病甚至手术的时候,我也没有请假离疆。”三年来,王世群先后承担或参与了70多个援建项目、大小多个工程,医院、卫生室、学校、*校、厂房、道路、基层阵地建设等,涉及援疆资金近8亿元。“我们带着使命进疆的。这三年,我自己擅长的这些知识在当地算是发挥了一些用处,为当地的城市建设、老百姓更好的生活,算是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来源:苏州先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