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安:环境卫士书人生
“你想去哪儿上班?”“坚决服从安排。”
“环卫工人当不当?”“当!”
这是二十年前,张青安从部队被安置到地方工作时,与单位负责人的一番对话。正是这句铿锵有力的回答,让张青安的人生与环卫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青安出生于青海,十八岁那年成为一名火海逆行的消防战士,在青海省消防总队服役四年。退役后,他随父母一起来到昆山,被民*局安排进昆山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张青安从一名垃圾清运工做起,先后担任过垃圾清运组组长、垃圾运输车队队长、作业管理站副站长。年被调至环卫处废弃物管理站工作。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张青安说,他之所以将“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是因为他的家庭。张青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企业的职工,而爷爷张绍久是一名老干部。
说起爷爷,张青安的眼神里透出几许思念之情。因为早产,张青安出生时体质很弱,是爷爷奶奶用羊奶一口一口将他喂大的。从他小时候起,爷爷就教育他,要自强不息,遵纪守法,还常说做人一定要有底线。
爷爷年轻时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他清正廉明。有一次,一位熟人给爷爷送了些土特产,当时家里只有奶奶和张青安在,他们推辞不掉,见只是些土特产便收了下来,不想爷爷回家却非常生气,第二天就把礼物退回去了。爷爷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千万不能贪图小利犯糊涂。
张青安说,爷爷是个干部,他一直保持着风清气正的廉洁本色,从不给别人开后门,对自己的子女也是一视同仁,从不利用自己的权力为他们开绿灯。
在部队服役期间,爷爷还时常嘱咐他,要能吃苦,多磨炼。爷爷的话他都记在心里,在部队他多次受到嘉奖,并被授予“优秀士兵”的荣誉称号。
年,二十二岁的张青安来到了昆山。从一个优秀士兵变成扫大街的环卫工,对张青安来说,一时难以适应,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有一次,他拉着垃圾车在青阳路上扫垃圾,忽然遇见去菜场买菜的母亲,他赶紧低着头绕道而过。又有一次,他在马路上和出门散步的爷爷撞个正着,当时心里的感觉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张青安的尴尬被爷爷觉察到了。爷爷找他谈心,张青安想不通,他说他怕自己的这份工作会被人看不起,连累家人都没面子。知道了孙子的内心想法,
爷爷语重心长地开导道:“工作不分贵贱,更谈不上没有面子。人在其位,就要谋其职。既然干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来。爷爷相信你,在部队是一名消防先锋,拿起扫把,同样能成为一名环境卫士。”
爷爷的话语给了张青安很大的启发,他下定决心做一名环境卫士。
那些年,不论寒冬酷暑,张青安常常迎着第一缕阳光,拉着板车穿梭在老城区的各条马路上清运垃圾。由于工作辛苦,回到家里经常碰到床就睡着了。妻子和亲友们都劝他放弃这份又脏又累的工作,但张青安牢记爷爷的教导,欣然对亲友们说:“环卫工人的工作是脏点、累点,但总得有人干。我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得尽力把它干好。”
年,因发展需要,环卫处购置了一批机械化运输车辆,张青安因为工作认真、踏实肯干、为人厚道,被单位选为垃圾运输车驾驶员培养对象。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挑战,张青安认真学习驾驶技术,很快胜任新的角色。
年冬天,昆山迎来了一场难得的大雪。积雪覆盖了通往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道路,如果不及时清理,势必会影响垃圾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输,更会影响全市垃圾的正常处理。张青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避免发生意外,他主动请缨,驾驶装载车连夜将路面积雪清理干净,又带领职工给路面撒盐,防止路面结冰(路面结冰易导致车辆打滑),确保了次日垃圾运输车两百多车次的正常运行,也保证了八百多吨日产垃圾的正常处理。
年夏天,在对垃圾填埋场“升级”改造时,一工作区域由于淤泥堵塞,造成挖掘机无法作业,工作进度受阻。张青安二话不说,脱掉上衣,跳进黏厚的淤泥中,徒手清淤,保证施工进度。当别人为他点赞时,他却笑笑说,比起曾经的抗洪救灾、逆行火场,这算不了什么。
这些年,张青安获得了诸多荣誉,包括苏州市城管系统“优秀退伍*人”,昆山市“环保先进个人”“环保民星”等称号。
年,爷爷因病离开了人间。年,张青安被评为“昆山市道德模范”,他第一时间来到爷爷的墓前,向爷爷汇报思想。
他告诉爷爷,他会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继续进取努力,以更好的姿态展现出新时代环卫工人的风采,实现一名环卫工人的价值。
作者:邓解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