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康:凡人善举点滴情
在周市永平小区,说起侯振康,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这位大名鼎鼎的侯振康到底是谁呢?
侯振康是地地道道的周市人,种过田,学过裁缝,当过服装厂老板,说穿了,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然而,人再普通,只要有爱心、有活力,那么,他的人生旅途中就会留下许许多多不平凡的足迹。六十出头的侯振康,说起这些年的经历时,像孩子似的,眼睛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侯振康有超前意识,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在鹿城大地上吹过时,他就从一名裁缝变成一名服装厂老板。他认认真真做人,兢兢业业创业,始终保持着热心肠。不论是住在村里,还是搬进拆迁小区,左邻右舍都知道这位生活中的好心人。
年,侯振康是昆山一家服装超市的供货商。因为超市经营不善,造成库存积压。当时,看着这批滞销的服装,老侯心里突发奇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到了媒体,请媒体帮忙把这批服装捐献出去。媒体很快联系了昆山市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把这批服装转交给了民*局,由民*局负责分发给各镇贫困家庭。
隔年,又一次机缘巧合,让老侯发挥所长,参与公益事业。有位客商下了订单后却临时毁约,看着许多布料堆在仓库无法处理,老侯再次联系昆山市红十字会。最后在昆山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老侯联系了一家服装加工厂,将这批布料做成一百一十条中裤,赶在儿童节前送到了前景小学。
侯振康说:“爱心,就似小雨点,滴滴答答,将汇聚成一条条爱的河流;爱心,又似小花朵,东一朵西一片,不知不觉便灿烂得漫山遍野。”从那时起,老侯便正式成为昆山市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他每年参与义工服务的时间逐渐增加,尤其是近几年他在工作上退居二线以后,平均每年义工服务时间超过了一百五十天。
不论是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还是西南地区旱灾,老侯都积极参与捐款、捐物活动。因为经常参与公益活动,昆山市红十字会把维护、清点募捐箱的重要工作都交给了老侯。此后,他还主动承担了造血干细胞样管的护送工作。不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为了完成这项神圣的使命,他坐火车、挤公交,不容片刻休息和丝毫疏忽。每次把这些关乎病人生命的样管安全、及时地送到苏州市红十字会血站时,老侯就像一名凯旋的战士,内心充满着自豪感。
年,老侯被评为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颁奖会结束后,他直接来到张浦镇花园村五组残疾儿童张平康家中,将刚刚拿到手的奖金捐给了这位残疾儿童。老侯说:“用这笔钱帮助他人,更有意义!”在老侯的默默帮助下,张平康小朋友身残志不残,竟然还参加了江苏省残运会。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而老侯却总是不愿多说。
有一次,老侯从电视里看到周火生老人的助学事迹,感动不已,便主动联系了周火生老师,两人相见恨晚。年,老侯正式加入了希望工程协会。从此,他四处奔走,为大山里的贫困孩子捐资助学,赶赴老区为孩子们送去急需的钱款和学习、生活用品,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昆山的暖暖情意。
老侯说,记得第一次和周老师去大别山,家里的妻子和女儿不放心,全家人商量了一个礼拜。他们尽管非常支持老侯参与公益活动,但是又担心他年纪大吃不消。老侯安慰他们说:“周老师年纪比我大二十岁,照样去山区,我为什么吃不消?”
老侯说服了家人,为了让他们放心,第一次去山区的时候,他每半天就和家里人通电话报平安,有时还通过视频聊天,以打消家人的顾虑。从此以后,他经常跟随周老师去大别山助学,后来还去了湖北红安、河南商城,甚至赶往遥远的青海省,在海拔三千米左右的互助县南门峡镇,与那里的孩子们共度六一佳节。
去一次金寨要经过八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但不管山路弯弯曲曲,汽车颠颠簸簸,一路上,老侯心里充满爱意。当来到孩子们的身旁,当听到那一声声“侯爷爷,侯爷爷,我们可想您了”的喊声时,老侯的心里是快乐的。这些年,老侯像周老师的影子,前前后后陪同周老师去过二十多次金寨。
让老侯倍感欣慰的是,他的行为不仅感动了山区的孩子,同时也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他的妻子、女儿、女婿和外孙,全都参与其中。每次清理捐款箱时,他来不及,女儿、女婿就一起动手,帮他一起清点。他去金寨,常带妻子、外孙一同去。他的外孙也常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给山区的孩子们。
从事慈善事业十多年来,侯振康获得了无数的荣誉:昆山市红十字会先进、昆山市红十字“博爱之星”、苏州市第十八届“十佳新人”以及“昆山好人”“苏州好人”“江苏好人”……
在献爱心的过程中,老侯常说:“这些年,我的日子越过越充实,心情越来越愉快,身体也越来越健康了。”
作者:邓解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