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互联互通,昆山毗邻公交让出行更便利 [复制链接]

1#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为进一步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昆山市主动对接毗邻城市,全力打造毗邻公交客运体系,方便居民出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澎湃交通动力。毗邻公交,作为连接不同城市相邻区域的一种特殊公交,是高水平互联互通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体现出“大民生”的特性,对加强城市间联系沟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方便群众往来有着积极作用,可大大提高毗邻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条条毗邻公交线路的开通,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也增进了区域沟通衔接和有效融合。

自年首条毗邻公交C1线开通以来,昆山市按照“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基本工作思路,不断构建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一张网”。截止目前,昆山在省内率先开通5条对接上海的省际公交线路,同时引入2条上海公交线路在昆山设站,开通9条对接苏虞太的城际毗邻公交,点对点连接周庄、锦溪、淀山湖、同里等旅游景区,同时顺利完成公共交通一卡通升级改造工作,与多个城市互联互通,实现无缝换乘。此外,市客运站还开通了昆山至上海浦东与虹桥机场、迪士尼乐园、医院等地的定制客运线路8条、包车线路5条,为更多毗邻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优质、安全的出行服务。在长三角第一个实现了与全部毗邻省、市、县(区)公交互通,年提供约万人次跨城通勤服务,日均客流达1.2万人次,不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对接上海的5条线路中,C3、C5、示范区6路线、C7线,实现了昆山南部片区与上海轨道17号线、11号线的无缝衔接。其中,C7线是昆山对接上海嘉定的第一条毗邻公交,也是昆山第一条在上海境内沿途设站的毗邻公交线路,C11线与C3线和路形成互补,更好满足千灯居民往来上海的通勤需要,全面助力长三角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发展。

对接苏州的9条线路中,6条通往苏州市区、2条通往常熟市、1条通往太仓市。C1线、C2线、路,实现了昆山西部片区与苏州轨道1号线、3号线、苏州自贸区的相连;路,实现昆山与吴中区方向的对接;C8线,实现了昆山与太仓沪苏通铁路的对接;C9线、路,为昆山与常熟之间邻里出行提供便利;C10线,昆山与吴江区之间的公交线;路,昆山与相城区莲花村相连。毗邻公交的开通是昆山在交通方面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的生动实践之一。

年9月、年11月昆山分别与青浦、嘉定签订道路对接及公交客运衔接合作备忘录以来,倡议推动沪苏昆跨区域、跨部门一体化联动战略合作。通过组织召开公交线路对接协调会,昆山市交通局、昆山市公安局与相关区市交通局(交通委)、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等毗邻地区交通主管部门对开设线路实施联合监督检查,过程中应加强信息共享,强化源头管控,切实履行闭环管理机制,确保运营过程安全、规范、有序。

经过两地交通主管部门协商,达成了毗邻公交“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基本思路,以及“事前协商、一方审批、一方报备、共享站点、共同监督”的工作机制。同时尝试探索成立城市间合资公交公司,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方式推进毗邻地区公交发展。

依据对等原则,适时开设毗邻地区跨区域运行公交线路,线路运行基本要求须符合城市公共汽电车管理相关规定,线路名称由双方交通主管部门协商确定,站点名称设置依据各地行业相关命名规则。毗邻地区双方可根据各自区域交通配套情况,合理设置首末站及中途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毗邻公交线路日常监管和运行补贴等均应纳入属地城市公交综合运行管理体系。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毗邻地区道路客运班线的班次、站点、运价等机制。经双方交通主管部门协商一致后,客运企业可根据客流情况,采用循环发班等形式及时调整班次。线路运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运营企业可根据市民出行需求,采取票价适当上下浮动和特定优惠措施。

积极构建立体毗邻公交系统。积极构建毗邻地区同城化公交网络,城镇圈公交网络,重点发展城区间公交网络的三级立体公交体系,其中积极发展“展览中心-花桥-安亭”毗邻地区局域线;城镇圈线路为相邻行政区划城镇间市民的短距离出行提供服务,研究开通“花桥-安亭-白鹤”公交线路,采用“支线”模式运营;城区间线路为市民中长距离出行提供服务,采用“大站快车和区间线路”模式运营,保证公交资源的合理利用。

公交优先就是民生优先,近年来,昆山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写入《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公交宏观、中观、微观规划三维融合,不断拓展上海辐射发展空间,从长三角区域、上海都市圈、昆山自身三个层面谋划轨交、铁路、公交、慢行“四网融合”发展模式,以期实现区域交通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长三角交通网。毗邻公交的开通是昆山在交通方面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的生动实践之一,大力发展毗邻公交是落实交通强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毗邻公交是高水平互联互通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群出行服务网络的主要环节,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沟通衔接和经济社会的有效融合,有效保障了毗邻间居民的出行服务,提高了毗邻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