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松江区小昆山镇获悉,小昆山大米加工厂一期项目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试运营阶段,大米年加工量达1万吨。下阶段,大米加工厂还将补齐补强“松江大米”上下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加大米附加值,从“卖稻谷”升级为“卖大米”。未来,大米加工厂将与稻米文化体验馆等一同构成“山水与文化融合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秋高气爽,小昆山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万亩粮田边的工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从年小城镇改革试点开始,小昆山镇用10年时间建成一个万亩粮田现代农业示范区,总面积达亩,实现了“田成方、林成行、渠成网、路通畅”的格局。眼下,春光明媚,白鹭纷飞,后花园的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如今,小昆山镇及周边的农户收割完稻谷后,再也不用奔波,就地就能烘干及再加工。”小昆山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郑海彬告诉记者,大米加工厂旁的稻米文化体验馆也将于年底前完工,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打造与松江新城相匹配的、产游结合的农业旅游景区,让小昆山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后花园”。
据了解,小昆山古遗址是远古松江文化的源头,稻米文化体验馆展示主题包括中国稻作的起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古代对稻的认识和利用等。
小昆山稻米文化体验馆将以现代化科技展示农耕文明。比如,3d全息展示柜的全息幻影成像系统通过对谷种、稻穗三维模型进行技术处理,将产品影像叠加到场景中,构成虚实结合、动静皆宜的产品展示系统,不用佩戴3d眼镜,裸眼就可以尽情观看奇妙3d立体幻影效果。
蜡像光电大沙盘技术,将蜡像实物和沙盘投影相结合,集合了多媒体互动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投影系统、声学系统、光学系统、映像系统等,全方位展现古代农耕文明变迁。
仿智自然仓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可以智能调控温度、湿度,使稻苗自然呼吸,让游客观赏到稻苗生态成长全过程,
“与传统农耕文明展示馆不同,小昆山稻米文化体验馆突出科技感,让游客更有体验感。”郑海彬说。
栏目主编:黄勇娣
本文作者:李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