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世硕电子公司让员工跪捡工作证的事件,已经在网络上发酵了一段时间。事件不仅引起了员工的集体辞职,也导致网上骂声一片。包括什么企业不拿员工当人,底层互害等等。更有甚者,将矛头对准世硕电子公司的台资背景,并做足政治化演绎。
有人会说,你现在才说这个话题,显然有些错过热点。毫无疑问,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发表评论,无论对错都可以获得不错的阅读量。而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观察者。对于一件事情,要尽可能的看到全貌。然后,沉浸其中进行思考,找到事件的根本原因。这样得出的判断才会有真正的价值。
《芙蓉镇》中,姜文说:“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这句话,曾经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我在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到由衷的震撼。多年以后再次听到,震撼已经变为恐惧、寒心、无奈、愤怒的五味杂陈。到底是谁?不拿人当人看!为什么可以允许自己不被当人看!
不拿人当人看的本质是一种歧视。尽管我们可以说,在中国并不存在种族歧视。但是从来没有缺少过歧视链。而且,种族内歧视大于种族外歧视。一线城市歧视省城的;省城歧视地级市的;地级市歧视县城的;县城歧视乡镇的;乡镇歧视村里的;村里出去打过工的,歧视没出去过的。甚至连匹凸匹潍荃群里,也会有被骗多的人歧视损失小的。在歧视链上,每个人都是被歧视者,而且每一个人都在歧视其他人。人和人被一层一层细分后再紧压在一起。就像是烙出来的千层饼。向下看,都是优越和自信;向上看,是满满的恐惧和自卑。
工厂里,自然也存在歧视。老工歧视新工;操作工歧视技术工;合同工歧视临时工;本地工歧视外地工;外资厂歧视合资厂;合资厂歧视内资厂……而歧视这个词的英文是Discrimination,有区别、差别,辨识的意思。总之就是,我和你不一样,而且我显然更高贵一些。所以,当世硕电子“管理人员”一张一张往地上丢员工证件的时候,现场绝大部分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我在看到世硕电子那段视频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现场那么多人,只见一个一个弯腰屈膝的捡起自己的证件,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表示拒绝。或许,这根本就不应该是个问题。很多人哪怕心里有再多不满,也不愿意成为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人。因为第一个提出质疑的人很有可能会遭到身边人的白眼:要你多事……为什么别人都不提意见,偏偏你有意见……到哪里不都是这样……不喜欢这个厂可以离开……你有这么大的意见,是不是旁边厂派来破坏和谐氛围的奸细……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挑战歧视链上游的下场,通常是自己吃苦头。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大家一起做缩头乌龟。反正丢脸的不是我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视频发在网上引起社会